学坛作文网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2021-09-23 21:58:16 29

课标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张;

2、理解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3、中国人民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连,探究与当时世界形势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必修①②的有关内容,讨论近代中国人思想解放的时代背景。

2、运用制表或列举的方式,将学西方、寻变革的思想历程梳理清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激发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认识到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重点难点:

1、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历程,及每一历史阶段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异同和特点;

2认识近代思想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中国古代的思想主流:儒家思想。这一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随着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沉寂的中国在政经济外交等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影响。思想领域更是翻江倒海-----。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文字内容。问题1: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近代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次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过程中的主流思想又是什么?

学生归纳:向西方学习。

问题2:列举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思想界开始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主要史实。教师投影人物插图。

教师同时出示表格

主要历程

代表

主张

背景

意义

特点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魏源

《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技术层次,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维新

变法

思想19世纪

早期

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化中的资产阶级)王韬、郑观应

发展资本主义。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出现;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次,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反对封建专制,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实行变法维新。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次并付之于实践

一、“开眼看世界”

依表格顺序逐层、有重点地分析后学生完成

1、  代表:请同学回忆,你了解多少林则徐?抗英、禁烟、开眼看世界(民族英雄)。

2、 思想主张是重点:两本书的地位。什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方法是向西方学习;长技内容有三(军事科学技术);目的是制夷。(资料回放)

3、 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沉睡了多年的清王朝,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背景简析。教师适当举例清朝君臣的无知

4、  看眼看世界虽然阻力很大,但它开了向西方学习之窗,产生了深刻影响------。

5、 从林魏“师夷长技”来看思想特点: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次)。原因鸦片战争直接看到的是西方的“船坚炮利”

过渡:虽然没有真正的实践并且只停留在器物层次,但为中国

早期的近代化提供了可贵的思想准备。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的洋务派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分析填表:

1、什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地主阶级立场决定——“师-------”

2、代表:所做4项重大实践活动——洋务运动

3、为什么会形成洋务派,而且是清朝的势力派,甚至连晚清封建顽固派慈禧太后也支持洋务运动——背景简析。

4、结果原因回忆,意义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稼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甲午战争至少宣告的洋务运动在军事上的失败,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

19世纪60~90年代,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旗帜,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学堂,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洋务派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据统计,洋务运动期间共派出留学生200多名。这些留学生不但学习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詹天佑、严复等。

总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教育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

6、  课本[思考]有人说:洋务派是林魏的继承者,是否有道理?——引出特点

过渡:1、洋务运动30年有没有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甲午战争失败表明洋务运动没有将中国引上富强的道路,那是否意味洋务运动学西方技术错了?没有,但远远不够

2、早在洋务运动实施过程中,一批积极参与洋务或与洋务有密切联系的有识之士已经觉察到洋务运动有不少弊病,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到经济、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我们称之为早期维新思想

三、“维新变法思想”

早期维新思想

分析填表(简单处理)

1、  代表属于什么阶层

2、   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主张实际上就是要求在中国进行变革维新,在哪里?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

3、  为什么会在19世纪60、70年代出现?——原因

4、   注意其两点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尽管如此,对康、梁维新思想有何影响?——意义

维新思想的发展

过渡: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

1、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联系进化论)已经属于名正言顺的什么阶级?

2、与早期维新思想相比更具体、更系统。请学生列举:反对封建专制。实行维新变法: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

补充:1、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

     2、实践活动:戊戌变法-------。

3、19世纪90年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路有了质的飞跃,其政治活动震撼中国大地,究其原因?

4、维新思想推动下的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了。但这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什么?

展开: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也是一次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他们提倡资产阶级新学,批判封建主义旧学,引导人们重新认识世界,他们痛感民族危机的严重,号召人们奋起救国,谋求国家的独立富强;给古老的中国社会注入的活力是不可低估的,站在历史长河的高度看,由传统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它在19世纪末的中国遭到了暂时挫折,但对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却是一次巨大的强烈的冲击波,它留下的痕迹是永不磨灭的,是永远鼓舞与启迪后人的。

小结:以题代小结

1、列举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

2、比较康、梁维新派与曾、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思想的不同内容和特点,并简析造成不同点的原因。

习题反馈:

见课件和评价手册

教学后记:

相关文章

张骞通西域教案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课程标准】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及张骞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 围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教学设计思路】中国古代史以中华文明为基本内容,而青铜文明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成果之一。本课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教案

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讨论并概述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重点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香港胜利回归祖国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道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2、通过学习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史实,认识到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教案

7.1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目标: 1、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       2、阅读列宁《论粮食税》等历史文献,学习用历史材料说明历史问题的方法

第18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17课 先进的科学技术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四大发明,能够说出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了解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 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     2.皖南事变

第18课《三国鼎立》教学设计-

第一范文23三国视频1 三国视频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案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感受主动向他人学习和积极进取的快乐,形成好学善学而不盲从的态度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导学案【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2.了解夏、商、西周三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及三朝更替的顺序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邦政府的建立教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远古);▲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商周)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习目标】1、张骞通西域  (∨)        2、丝绸之路   (∨∨)        3、评价汉武帝(∨∨∨)【知识梳理】1、张骞通西域时间:        影响:

第6课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名师导航知识梳理    一、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        ,形成对全国的控制网。    2.主要内容:周王把土地和臣民授予诸侯
同类文章

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阅读答案

  母子连心并不是简单的文学比喻,也不是单纯母爱的体现和延伸,而是客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下面由第一范文网小编为你带来母子连心被科学证实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学科教学反思

思有以下几点: 一、 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认真备好每一堂课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作的准备工作。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它既有明确的意义又有大致的范围

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主题班会

活动目标:    为了配合学校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进行热爱祖国勤奋学习主题班会。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真正树立起为振兴祖国,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奋发读书的远大理想,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

小班数学活动:比一比谁多谁少

活动目标:1、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2、学习在标记图上从左右的摆放物体。3、养成大声讲述操作的习惯。活动准备:排队标记图,小动物和相匹配的食物图片,瓶子与盖子若干

小班安全教育

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2. 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能根据歌词内容配上相应的动作,增强节奏感。3. 学唱歌曲,加深对交通安全的认识。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交通标志、玩具汽车

高三《第四章 第一节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设计思想的实现   根据教学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与高中必修教材相关内容的衔接,使学生明确知识的整体性。如:以动物细胞为例复习和回顾高二相关知识点

Unit3教学反思

        这个星期把Unit3结束了,觉得上地有点急,第三单元的单词应该说是在比较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要把pineapple, watermelon能记住是很难的

信息技术《奇异的绘画天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奇异的绘画天地》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下)第二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画图知识铺垫的延伸,并且贯穿着以后整个的画图知识教学

钞字的读音和意思

  钞,读音:[chāo]  部首: 钅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9  五笔86: qitt  五笔98: qitt  仓颉: opfh  笔顺编号: 311152343  四角号码: 897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说课稿

  地理组 万思泉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讲的课题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下分析:  一